浙商银行:探路金融业对外开放
发布日期:2018-03-20

  全国“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具体到金融业对外开放领域,他进一步指示说,要“有序开放银行卡清算等市场,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限制,放宽或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外资股比限制,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

  这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将坚定不移、有序稳步地向前迈进。浙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作为唯一一家总部位于此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在近年来的经营实践中,始终不遗余力地践行金融对外开放。除了为实体企业分享全球化盛宴提供金融支撑,浙商银行还迈开了金融机构自身“走出去”的步伐。据悉,浙商银行已获香港金融管理局授予的银行牌照,其香港分行将于近期正式开业。

  

  

  规避汇率风险

  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分析人士指出,置身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开放发展的主动力,构建一个开放型经济体,必然是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全面开放。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的日渐繁荣衍生了大量的新型金融需求。对进出口企业而言,商业银行能否提供优质的国际结算以及全球现金管理等跨境金融服务,变得至关重要。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UPS逆变电源、光伏逆变器及充电桩的出口型智能制造企业,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2017年以来,公司销售业绩向好,但彼时人民币的持续升值、结汇价格偏低,公司有意继续持有美元,可美元大额存款利率也不高,难以满足需求。

  浙商银行深圳分行得知后,为科士达量身定制了“存汇通”与“结汇通”的产品方案,通过前者提高公司的美元存款收益,又运用后者的远端与即期产品组合,帮助企业有效规避了后续汇率波动带来的潜在风险。

  “像这样的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例子还有很多,”浙商银行国际业务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们逐渐打造了集支付、结算、融资、担保于一体的跨境金融产品体系,为企业的‘走出去’保驾护航。”

   

  

  盘活应收账款

  疏通“一带一路”金融动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自贸区快速发展等,都为我国金融业的开放和国际合作提供了新机遇。“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近年来,浙商银行通过创新涌金出口池、出口项目融资、境外发债顾问、跨境电商服务平台等创新金融产品,有效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孵化培育了一大批外向型经济主体。

  天津天晟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外贸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多有贸易往来。国际贸易账期较长,对企业的资金备付要求更高。“一般出口企业将货物出口之后形成应收账款,回款周期多在3到6个月之间。”天津分行国际业务部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而在浙商银行的涌金出口池中,企业只要将贸易单据递交给银行,即可将应收账款质押入池,形成相应的融资额度、提升流动性。”

  浙商银行天津分行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天晟达有效盘活应收账款、获得低成本贸易融资,从而更从容地拓展海外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浙商银行涌金出口池累计服务进出口企业1500多家,池内应收账款余额超10亿美元,应收账款融资余额约4.6亿美元,有效促进了进出口企业的资金融通。此外,在解决企业流动性管理难题的同时,浙商银行还推出“出口退税贷”和“出口易”两类量身定制的信贷产品,为更多的出口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扬帆出海

  开启国际化战略布局

  “十三五”规划纲要曾指出,未来金融业开放要提高金融机构国际化水平,加强海外网点布局,完善全球服务网络,提高国内金融市场对境外机构开放水平。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也表示:“除了允许外面的机构在中国办金融业务以外,对外开放还有更广义的内容,这其中包括中国金融机构走向全球。”

  历经十余年快速发展的浙商银行,如今也迈出了金融机构自身“走出去”的坚实步伐。

  2016年3月,浙商银行在港鸣锣,成为首家直接在H股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随后又成功发行了境外优先股。登陆境外资本市场、引入境外投资者,让浙商银行进一步优化了资本结构、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

  2017年12月,浙商银行获得了香港金融管理局授予的银行牌照,成为香港持牌银行,是第6家在港获得分行经营牌照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据悉,浙商银行香港分行正在积极筹建中,正式开业后,它将成为浙商银行探索国际化战略布局、深化金融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来源: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