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浙商银行打造成一流的商业银行
发布日期:2019-08-20

  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唯一一家总部设在浙江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年轻的浙商银行迎来了15岁生日。15年前,浙商银行完成重组,在西子湖畔竖旗扬帆,浙江自此拥有了一家自己的全国性银行。15年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的正确部署下,浙商银行坚定不移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勤奋务实的做事文化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成就了今天的万亿资产规模和全球银行业百强地位。

  数往知来,浙商银行始终担负起“把浙商银行打造成一流的商业银行”的重任,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及“浙商银行既要姓‘商’、也要姓‘浙’”的指示,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历史使命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为中国银行业和浙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书写更精彩的“浙商答卷”,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上下求索 收购重组浙江商业银行

  浙商银行的前身是中外合资的浙江商业银行,由中国银行、南洋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和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于1993年3月在宁波成立。因其中外合资性质,只能经营离岸业务,资产规模难以扩大,对全省经济发挥的作用有限。而浙江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彼时的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已居全国前列,但其金融业发展水平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何破解经济与金融发展的不匹配,成为摆在浙江政府和学界面前的现实问题。

  2001年,得知浙江商业银行经营困难,浙江省政府向意欲退出的原股东表达了愿意接收其股份并进行资产重组的意向。收购重组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时任浙江省委主要领导数次召集会议布置工作,推动收购重组浙江商业银行的相关事宜,并为新生的浙商银行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涅槃重生 向浙商精神致敬

  浙商银行从重组到开业,历经了近两年的时间。期间饱含着浙江省委、省政府、央行、银监会(现银保监会)的大量心血,凝结着社会各界的关心厚爱。

  2003年2月,浙江省政府通过了浙江商业银行收购重组方案,指导思想为:充分利用浙江良好的经济环境,发挥浙江灵活的民营机制和丰厚的民间资金的优势,以浙江商业银行为基础,通过收购重组,扩大资本实力,转换经营机制,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构筑以浙江民营资本为主体,具有鲜明特色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立足浙江、面向全国。

  同年,银监会提出了新办银行的“七条”创新标准,提倡民营企业入股。这对民营经济活跃的浙江而言是重大政策利好。2003年6月6日,银监会复函浙江省政府,同意浙江商业银行的重组方案。浙江国信控股集团公司和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分别出资收购浙江商业银行股权,将中外合资的浙江商业银行改为中资银行,定名“浙商银行”。

  同时,筹建协调小组面向浙江省活跃的民营经济,进行股份转让和增资扩股,吸收民营资本参股、改善股权结构。最终,形成了由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2家国有股东和13家民营股东的股本结构。实施增资扩股后,浙商银行的实收资本超15亿元。

  2004年5月12日,浙商银行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召开。同日,还召开了浙商银行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蔡惠明为浙商银行董事长,聘任龚方乐为浙商银行行长,选举李喜刚为浙商银行监事长。

  2004年6月30日,银监会作出批复,批准浙商银行开业。这标志着以民营资本为主体、总行在浙江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宣告诞生。2004年8月18日,浙商银行举行低调简朴的开业升旗仪式,正式宣布开业,全面办理各项业务。

  取名“浙商银行”,意在表明这是浙江商人投资兴办的银行,以浙商精神为基石,具有浙江商人良好的经营理念、经营作风和经营业绩。这既是对浙江商业银行的继承与升华,更是向“勤奋务实、开放包容、诚实守信、敢为天下先”的浙商精神致敬,秉持这一精神将浙商银行建设成中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全球布局的先锋与中坚力量。

  蹄疾步稳 发展质效再上台阶

  正式开业以来,浙商银行始终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为己任,围绕“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在战略导向上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在战术打法上不断推陈出新,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助力融资畅通工程,聚焦聚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特别是自2014年董事会和经营班子换届以来,面对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浙商银行党委明确提出,要将浙商银行打造成为“最具竞争力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浙江省最重要金融平台”。

  按照“两最”总目标要求,浙商银行近年来以全资产经营战略为导向,持续强化金融科技催生新动能,植入平台化基因,构建“科技+金融+行业+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以平台化服务疏通结构堵点,以金融科技优化金融服务效能,以创新工具链接债市蓝海等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举措,在与客户一起构建了坚实的银企命运共同体、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发展质效再上台阶。

  15年来,浙商银行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的机构布局和服务网络不断拓展,渐成星火燎原之势。

  2004年12月,承接历史在宁波开设了首家分行;2006年12月,首家省外分行——成都分行开业,进驻西南腹地。2007年12月和2009年7月,上海分行、北京分行的开业,落户国家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意味着浙商银行在机构布局上已经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商业银行。2017年4月,首家控股子公司——浙银租赁开业,向着集团化经营迈进。2018年4月,香港分行开业。截至今年7月底,浙商银行已在全国17个省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了253家分支机构,实现了对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以及部分中西部地区的有效覆盖。

  经营规模和效益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浙商银行集团总资产1.74万亿元;上半年营业收入225.74亿元、净利润75.28亿元,均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年化平均总资产收益率0.91%,年化平均权益回报率16.03%,投资价值进一步显现。同时,1.37%的不良贷款率和240%的拨备覆盖率,都显示该行资产质量优良、拨备计提充分。

  在“2019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上,按一级资本计,浙商银行位列第107位,按总资产计,位列第98位。事实证明,浙商银行通过15年来一以贯之的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终不负各界关怀,为浙江贡献了一家基础扎实、效益优良、成长迅速、风控完善的优质商业银行。

  敢为人先 全力服务实体经济

  近年来,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和服务实体经济宗旨,浙商银行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加大服务力度,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化金融科技催生新动能、助力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等领域均取得了积极成效。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浙商银行深刻领会“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的政策精神,在金融“活”与“稳”的辩证关系中,从打造企业流动性服务银行的角度精准切人,帮助企业稳杠杆、降成本、增效益。通过“一池融天下”的池化融资平台,浙商银行累计为2.4万多家企业盘活了数以万亿元计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从而减少企业资金备付和贷款总额,降低融资杠杆,减少利息支出。

  为了更好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浙商银行首倡“智能制造服务银行”,为智能制造的供需两端企业“融资、融物、融服务”,累计为智能制造企业提供融资逾2000亿元。截至2019年6月底,智能制造板块用信余额584.86亿元。

  而在强化金融科技、催生增长新动能领域,该行也是一马当先,围绕着客户金融需求不断推陈出新。例如针对企业应收账款占压比重较高的结构性堵点,该行运用区块链技术,把企业应收账款转化为电子支付结算和融资工具,帮助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减少应付款、激活应收款,降低负债率和融资成本。截至今年6月底,该行落地应收款链平台1800多个,区块链应收款保兑余额700多亿元。再如在风险防控方面,该行持续推进大数据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创新运用金融科技升级风控体系,为机构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服务小微企业、践行普惠金融领域,该行自2006年设立全国首家小企业专营机构以来,十数年如一日精耕细作、持续发力,实现了小微金融的逐年稳步增长和资产质量持续优良。特别是近年来该行通过积极推进小微金融平台化、在线化转型,实现小微贷款“最多跑一次”,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15年来,该行累计投放贷款逾8000亿元,累计服务小企业超25万户,其中培育输送大中型企业客户430多家,支持170多家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截至今年6月底,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76.19亿元,不良率仅为1.06%;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占比及资产质量水平在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中均位列前茅。

  在主业经营稳健向好的同时,该行亦始终不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004年成立时,即捐款528万元,以“雏鹰起飞——浙江千名贫困学子助学计划”替代开业仪式,并由此形成“勤俭办行,公益扶贫”的优良传统,现已与15所贫困小学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仅浙商银行彩虹计划一个项目,7年来,已累计募集社会各界捐款2000多万元,资助学生超过2万名。

  多年来公益传承已经成为浙商银行文化的重要一部分。目前该行各类捐款累计金额已达7390万元,其中2018年捐赠金额1328万元,捐赠占比(捐赠额/净利润)位列大型银行第二位,多次获评中国银行业“最具社会责任金融机构奖”“最佳社会责任实践案例奖”。

  根植本土

  既要姓“商”也要姓“浙”

  作为一家根植浙江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利用总行优势,持续扩大投放,大力支持浙江经济社会发展。

  自2015年至2018年底,省内累计投放各项融资达1.86万亿元,居省内主要金融机构前列。全年为浙江承销地方政府债券110亿元,排名省内主要金融机构前列。

  该行积极为全国各地的浙商群体服务,创新“浙商集团业务模式”,助力“浙商回归”。截至2018年底,已为吉利控股、复星集团、杉杉集团等在省外投资的浙商集团提供融资支持,余额近600亿元。同时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凤凰行动”计划,联合浙商创投、浙商证券发起设立“凤凰行动”计划专项投资基金,总规模270亿元(其中浙商银行出资240亿元),主要投资于包括“八大万亿产业”在内的重点产业,助推浙江产业转型升级。

  在服务重大战略实施方面,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该行运用项目贷款、银团贷款等方式,重点支持了一批“一带一路”“五水共治”“四换三名”等重大战略项目,累计为杭州地铁一二号线、杭黄铁路桐庐段、杭州奥体博览中心、大江东开发区等多个重点项目提供融资支持近700亿元。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对于一家朝气蓬勃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5年的辉煌只是精彩一瞬。在当前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型阶段,该行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积极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效,以金融智慧和力量助力浙江融资畅通工程,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更加坚强的金融保障。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