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以“平台化”智慧打造暖心服务
发布日期:2020-04-17

  “超过1000万元”——这是中国滑动轴承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浙江申发轴瓦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在新设备采购及智能化改造方面投入的资金。如果遇合作方要求在发货前全额付清款项,企业压力可想而知。

  面对这样的难题,浙商银行“银租通”金融方案可以完美解决。企业“以租代采”取得设备,缓解一次性付款的资金压力,同时直租项下全额租息可增值税进项税抵扣,与向银行直接贷款相比,更降低了融资成本。

  2019年,浙商银行在实现营收和净利润的双位数同比增长之外,还将精力倾注于精准扶贫、服务民企、共建绿色家园等社会情怀之中,用“平台化”金融智慧点亮了无数企业和家庭的温暖。

  深山果香有人识

  四川凉山的大山里有期盼脱贫的果农,也有需要资金的果蔬核心企业。扶农助农,银行应该怎么做?

  浙商银行的做法是:为当地一家果蔬龙头企业扩建600亩草莓基地提供1400万元贷款,弥补企业资金缺口、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考虑到山路崎岖,农户去银行网点办理业务的不便,运用“点易贷”为36位草莓种植户提供贷款371万元,用于采购种植材料,发展生产。该龙头企业扩大了生产基地,带动上游专业合作社发展,为更多的低收入乡亲提供就业岗位。

  “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是浙商银行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产业扶贫模式,2019年上述果蔬龙头企业吸纳的1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共有196户农户进入企业下属专业合作社工作,他们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也得到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从农民手中直购农产品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意识到贫困地区的物产不是没有市场,而是缺少流通的渠道后,“电商”平台成了浙商银行的选择。

  该行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渠道作用,打造采购分销在线平台,然后以企业福利采购为切入点,以平台化服务为媒介,不以盈利为目的,直接连接供需双方,在线采购分销欠发达地区企业、农户的种植、养殖产品,帮助企业和农户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收入来源。

  2019 年 11 月,浙商银行打造的平台爱心专区开始试运行,首批商户试点引入凉山康利农业、山里淘等扶贫企业,在线销售这些企业的野洋芋、牛肝菌等特色农产品。

  可以时尚,也可以“接地气”。扶贫之路不是坦途,需要智慧,更需要脚踏实地的付出。王长山作为浙商银行一名扶贫干部,2015 年起主动申请到甘南玛曲县最贫困的采日玛村扶贫,他通过入户走访、针对性制定帮扶等措施,成功帮助采日玛村从2015年初贫困户25户230人降至2017年8月5户20人,贫困率从18%降至0.3%。后来他又主动放弃回分行轮换的机会,前往秦安县贾岔村、高湾村驻村帮扶。4年奔波往返近20万公里山路,截至 2019 年末,他帮扶过的村落相继摘掉了“贫困帽”。

  扶贫先扶智,扶智靠教育。浙商银行深知捐资助学,除物质捐助外,对贫困学生的人文关爱同样重要,通过构建受助人群覆盖“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扶贫机制,该行在2019年帮扶贫困学生2815人。

  在帮助贫困地区的同时,浙商银行也不忘对自身的持续提升。通过成立浙银大学,打造了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且有针对性的培训体系,助力员工与银行共同成长。

  民营基因更懂民企

  对民营企业而言,时间就是生命线。江苏沙钢集团是全国知名民营钢铁企业,但公司在日常运营中面临两个难题:一是旗下部分子公司成立年限短、资产规模小,较难获得银行授信;二是企业进口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大,而传统信用证办理流程繁琐、耗时久,时常影响商品价格的锁定。

  针对该企业痛点,浙商银行推出“资产池+网银极速开证”业务模式,通过资产池集团额度调剂、业务审批处理双线并进等,原来需要耗时2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开证业务,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办好。信用证开立成功后,企业会实时收到短信和邮件通知,还可在线查询信用证报文、后续到单等情况,企业真正实现了进口信用证结算全流程的无纸化、极速化和实时化。

  供应链上下游的粘性与稳定性也是民营企业十分在乎的,如果再能确保销售增长的同时尽量减缓负债增长,提高资金运用效率,那就更完美了。

  想民企之所想,浙商银行依托应收款链平台和分销通资产池,为企业搭建线上化分销平台,运用“1+N”“A+B”的授信模式,为企业产业金融生态圈的成员单位提供融资、结算、资金管理等一揽子在线供应链综合金融服务。在此模式下,企业可以盘活应收账款,下游拉长对企业的账期,上游也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强化了供应链上下游合作的粘性。

  此外,浙商银行还推出了“标准厂房贷”,助力小微园区企业发展,帮助小微公司解决入驻小微园区的资金难题,顺利实现厂区搬迁等等。

  截至2019年末,浙商银行公司类贷款中民营企业占比为64.2%,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达8909.09亿元。国标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323.52亿元,累计服务小微企业30.38万户,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数达161家,带动就业500万余人次。

  用“绿色思维”做银行

  一单绿色金融债券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2019年9月,浙商银行成功发行绿色金融债50亿元,票面利率3.42%,期限3年。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符合央行政策及《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规定的绿色产业项目,包括环保、节能、清洁能源和清洁交通等行业,目前绿色项目清单中包含某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某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扩建工程、某光伏电站项目建设运行等 11 个项目。

  这些项目预计将减排大量大气污染物,包括标煤节约35.15万吨/年、二氧化碳81.17万吨/年、二氧化硫41.84 吨/年、氮氧化物68.20吨/年;减排大量水污染物,包括污水处理2190万吨/年、削减悬浮物12957.50 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16425.00 吨/年;还将处理垃圾14.60万吨/年,以及改良土壤和绿化工程面积达8.63 平方公里……

  一单债券的力量源于一颗带着“绿色思维”做银行的心。“节能减排”成为了每位浙商人的内在价值观,2019年该行进一步发掘信息技术的价值,积极发展电子银行等绿色服务渠道,丰富电子银行产品和服务,节约社会资源,减少运营过程中对于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完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自助银行组成的电子银行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服务电子化占比。截至2019年末,该行电子银行交易笔数已达到22514.62 万笔,交易总额达 12.4万亿元,电子银行渠道替代率超 99%;自助设施数量达 1618 台;通过推行信用卡电子账单预计节约用纸60.68 吨。

  基于绿色龙头企业上下游进行供应链金融创新,2019 年浙商银行持续加大对绿色农林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持,推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落地,与省级财政部门和合作,为绿色企业、项目提供优惠资金,支持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借力资本市场丰富绿色产业融资渠道,为绿色企业提供多样化综合性金融服务。

  此外,该行持续强化“两高一剩”行业采取“严格控制”的授信策略,按照“占比下降、压降风险”的原则实施管控。截至2019年末,浙商银行“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余额为332.75 亿元,该类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为3.26%,占比连续4年下降。绿色贷款余额达538.78亿元,较年初增长313.2 亿元,增幅达138.84%。

   

  来源:中国经营报